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計劃報廢”這個詞語,通俗點來講就是有意為產品設計有限的使用壽命,令產品在一定的時間後報廢。

這個詞語的相關性行為其實在數碼圈內很常見,比如說蘋果就存在類似的行為。這還得要說到蘋果的一起“降速門”醜聞。

在2017年的時候,蘋果就因為降速門的事情在全球引起了廣泛的關注。維權組織認為蘋果是故意壓低了iPhone的效能,以此引誘使用者提前升級裝置。根據相關的資料統計,蘋果由此面臨的訴訟在全球至少有60起,後來這些訴訟合併為了集體的訴訟。

後來蘋果承認是為了防止裝置意外關機,所以限制了老款iPhone的電池效能。對此,法國直接給了蘋果摺合人民幣約為1億9千萬的罰單。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當時其實蘋果根本沒有承認所謂的通過了手段來降低iPhone手機的效能,其表示的是他們只是沒有告知iPhone使用者,換句話說,蘋果只是覺得自己所侵犯的也只是使用者的知情權而已,對於主導降速這件事蘋果並未承認。

但蘋果真的沒有這種“計劃報廢”的傾向性嗎?那可不見得,因為在那次“降速門”事件之後,iPhone產品的“降速門”事情再現。這次還涉及到了iPhone12系列。

近日,西班牙消費者保護組織代表消費者向蘋果公司發出了一封信。其聲稱蘋果在釋出了最新的ios 14.5以及ios14.5.1和14.6的更新之後,iPhone11、xs以及8的執行速度都被限制,甚至連最新的iPhone12系列都在被限制效能的名單當中。而此事希望蘋果以某種方式補償由於系統更新而導致的執行速度限制。

如果是iPhone8這一類的機型,更新出現降速是正常範圍內,畢竟始終晶片跟不上新一代了,很難很好的契合新的系統更新。可關鍵是iPhone12系列都在這個其中,這並不存在硬體跟不上的情況,所以這不得不讓我們質疑iPhone產品真的存在“計劃報廢”的情況。

只是讓小編奇怪的是,iPhone12系列可是新機,iPhone13也要等著9月份的時候才釋出,提前這麼久開始“降速”的操作,這有點不符合常理。

不過目前蘋果方面毫無迴應,所以我們也暫時不知道到底這次“降速門”的主要目的是什麼,是為了iPhone13銷量提前做準備,還是說在軟體的更新優化上,蘋果已經黔驢技窮了。但不管是哪一種,目前對於使用者們來說都不是一件好事。

至於蘋果是否存在“計劃報廢”還真的得打個問號,不過不管怎麼說,還是建議老機型的使用者們減少更新的頻率,一來是硬體本身可能不是那麼支援了,二來,蘋果是否存在這種故意削減效能還是一個問題。

寫在最後

其實蘋果要自證“清白”,個人是覺得很簡單的。那就是在更新的時候也開放系統降級的入口,以蘋果的技術想要開啟並不是什麼難事。只不過,大概蘋果並不願意這樣做,因為這樣一來估計換新蘋果的使用者會減少一大批。

手機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