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I電競掌機 Claw 8 AI+開放預購 全新升級人體工學打造精準體驗

收購筆電

記者蘇晟彥/綜合報導

微星科技(收購筆電MSI) 23日宣布,全新升級的收購筆電MSI Claw 8 AI+電競掌機即日起開放預購,搭載Intel® Core™ Ultra 7 處理器(系列2)的收購筆電MSI Claw 8 AI+電競掌機,將結合卓越效能與優異能耗,AI人工智慧驅動下,以8吋大螢幕的電競掌機將為玩家帶來令人驚嘆的視覺效果。

▲▼       微星 Claw 8      。(圖/微星提供)

全新升級的人體工學設計 打造完美精準操控體驗
Claw 8 AI+的設計靈感來自於沙漠中的風蝕岩,象徵遊戲變革的力量,同時也保留了品牌獨特的外觀配置。以人體工學精心打造的外型能自然貼合手部輪廓,不論手掌大小都能擁有舒適、直觀且精準的操控體驗。Claw 8 AI+的機身內部組件重量分布均衡,玩家能輕鬆長時間握持與操作。

此外,全新升級設計的搖桿、LB/RB肩鍵、方向鍵與霍爾效應觸發器,為玩家帶來更順暢舒適的操作體驗,按鍵觸發更精準可靠,同時也更加耐用。

優越效能與長效續航力的完美結合
收購筆電MSI Claw 8 AI+搭載Cooler Boost HyperFlow創新的內流式散熱技術,採用雙風扇與雙散熱導管設計,內流式散熱能將氣流重新導向以確保所有內部組件維持酷冷,提供玩家長時間且穩定的遊戲體驗。透過最新Intel Core Ultra處理器與Intel XeSS技術加持,收購筆電MSI Claw 8 AI+這款旗艦級的電競掌機能支援遊玩超過150款3A遊戲大作,讓玩家享受優異的遊戲體驗。全新世代的Intel® Core™ Ultra 7 處理器(系列2)提供優化能源效率,Claw 8 AI+能在17W的低功耗運作下大幅延長電池續航力,同時效能表現依舊亮眼。相較於市場上相同功耗的同級競品,Claw 8 AI+的最高FPS能帶來113%的顯著提升,平均FPS則提高多達20%。Claw 8 AI+配置市面同級產品最大的80Whr電池,能提供不間斷的遊戲體驗。

Claw 8 AI+搭載全新升級的收購筆電MSI Center M中控軟體,嶄新的介面設計更為直觀,使玩家操作過程更加明確、便捷。此外,Claw 8 AI+更配置兩個Thunderbolt 4連接埠,提供最全面的I/O連接性,只要接上外接螢幕與鍵盤,電競掌機瞬間化身為高效能的迷你電腦,讓Claw 8 AI+同時可作為具備Copilot+ 功能的完美AI mini PC,完美搭配玩家不同的使用情境需求。

▲▼       微星 Claw 8      。(圖/微星提供)

收購筆電MSI Claw 8 AI+電競掌機建議售價NT$30,900,即日起開放預購、2025/1/13正式開賣。即日起至2025/1/5首批下單預購的玩家即可享有優先取貨權,首批預購將於1/6起陸續發貨。此外,2024/12/23~2025/2/2 早鳥活動期間購買Claw 8 AI+,完成活動登錄即可獲得專屬收納包(市價NT$1,890)。
 

(照片/法新社)新一代NVIDIA的Geforce Geforce RTX 50 Serite Serite Strifik將很快推出!新年的一天。但是,在購買之前,消費者必須先確認現有的計算機規格。還有其他組件,據估計,可能需要實現計算機功耗。從圖形卡中,請繼續閱讀…此外,RTX 5080,這次是第一個出售的,具有主要的圖形卡,並且具有更高的熱量和更大的尺寸。電腦。案例。,AMD可以選擇主板X870(E)和B850芯片。和8k。QD-OED。價格穩定。

(圖/法新社)(圖/法新社)

NVIDIA 新一代 GEFORCE RTX 50 系列顯示卡即將登台開賣!根據通路業者欣亞數位表示,首波打頭陣的將是 RTX 5080,預計在新春初二搶先開賣,頂規款 RTX 5090 也有望加入首賣行列。不過在搶購之前,消費者可要先確認現有的電腦規格,專家就點出安裝 RTX50 系列顯卡的 4 大必備條件,只要缺一項就可能升級卡關。

安裝新顯卡首先要確認「電源功耗」,欣亞數位家用總經理羅子倫分析,RTX50 系列功耗大幅提升,若加上搭配高階 CPU 與其他元件,預估電腦的整機功耗可能需要達到 850W-1000W,會建議安裝至少 80 PLUS 金牌以上、1000W-1200W 的電源供應器,來確保顯卡穩定運行。

此外,本次首先開賣的 RTX 5080 由於是旗艦顯卡,本身會有較高的發熱量,尺寸也偏大,所以要特別留意電腦內部空間,羅子倫預估會需要占用 3~4 槽空間,長度甚至接近 400mm,因此若是要順便組裝新電腦的消費者,就要在挑選機殼的時候多留意支援尺吋。

第三個重點則是要搭配支援的主機板,RTX 5080 採用的是 PCIe 5.0 x16 接口,主機板會至少需要支援 PCIe 4.0/5.0 x16,因此以 Intel 平台來說要買到 Z890 或是 B860 晶片主機板,AMD 則能選擇 X870(E) 與 B850 晶片的主機板。

為了顯示 RTX 5080 的效能表現,螢幕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羅子倫表示,RTX 5080 顯示卡主要針對 4K、8K 等高解析度設計,最基本會建議搭配 4K 144Hz 的螢幕,或是專業工作者可考慮搭配 8K 螢幕,例如 Gigabyte GS27U、收購筆電MSI MPG 321URX QD-OLED 這類進階螢幕,都更能發揮 RTX 5080 的圖像運算能力。

倘若目前主要使用 1080P、1440P 螢幕,且已經有 RTX 40 系列顯卡,羅子倫即認為不一定要衝首發,可以持續使用靜觀市場價格穩定後再考慮。目前會比較建議對於對 4K 遊戲、AI 應用或創作需求強烈,且願意承擔額外的硬體成本,來考慮 RTX 50 系列顯卡。

收購筆電 2
蘋果M4Pro、Max晶片「挑戰最強AI PC」 效能、傳輸速度極有感提升

華碩CES2025全品項公開 全力推動AI新品、率先出Copilot+ PC系列
性價比之選?NVIDIA 發表 RTX4070 顯卡!效能媲美 RTX3080、功率少一半